比较项目
卫生填埋
堆肥
焚烧
技术可靠性
可靠,属传统处理方法
较可靠,在我国各地均有实践经验
较可靠,在国外属成熟技术,但国内缺乏经验
工程规模
工程规模一般很大
静态间歇式堆肥厂一般规模100~200吨/天,动态连续式可达300~500吨/天
单台焚烧炉常用规格为150-500吨/天
选址难易
困难,特别在市区极为困难。要考虑地形、地址条件,防止地表水、地下水污染,一般远离市区,运输距离较远。
较易,仅需避开居民密集区,气味影响半径小于200m,运输距离适中。
易,可靠近市区建设,运输距离较近
占地面积
大,一般为700-1000 m2/t
中等,一般为110~150 m2/t
较小,一般为60-100 m2/t
投资 (万元/吨)
18~27(单层合成衬底,压实机进口)
25~36(制有机复混肥,国产化率60%)
50~70(余热发电上网,国产化率50%)
处理成本 (元/吨)
35~55
50~80
90~160
操作安全性
较好
好
适用条件
无机物>60% 含水量<30% 密度>0.5 t/d
从无害化角度,垃圾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10%,从肥效出发应>40%
垃圾低位热值>3300KJ/Kg时不需填加辅助燃料。
管理水平
一般
较高
很高
产品市场
沼气可作发电、取暖
堆肥产品单一且不稳定,市场有一定困难
热能利用发电,但需得到政府的支持
最终处置
本身是一种最终处置技术
非堆肥物需作填埋处理,为初始量的20-25%
仅残渣需作填埋处理,为初始量的10%
地表水污染
完善的渗沥水处理设施,不易达标
可能性较小,污水应经处理后排入城市管网
炉渣填埋时与垃圾相仿,但飞灰较难处置
地下水污染
场底防渗、投资大
可能性较小
大气污染
有轻微污染,可用导气、覆盖、隔离带等措施控制
有轻微气味,应设除臭装置和隔离带
应加强对酸性气体、重金属和二恶英的控制和治理
土壤污染
限于填埋场区域
需控制堆肥重金属含量和pH
灰渣不能随意堆放
环保措施
场底防渗、分层压实、填埋气导排,渗滤液处理
生产成本过高或堆肥质量不佳影响产品销售
Dioxin、污水、噪声控制、残渣处置、恶臭防治
主要风险
沼气聚集后引起爆炸,场底渗漏或渗滤液的二次污染
生产前需进行垃圾成份分析,此工程完成无重大风险
焚烧不稳影响发电生产,烟气治理不利导致大气污染
国外发展状况
总的发展趋势是比重越来越小
堆肥市场销路的制约
发达国家和国土资源小的国家
应用前景预测
选址困难,但作为一种最终处置技术,仍存在前景
关键在于市场销路和产品质量,前景可看好
一次性投资过高,且国内缺乏成熟的经验